11月19日是什么日子(历史上的今天)

谈风水 362 0

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简称《中英联合声明》,是中国与英国就香港问题共同发表的一份声明,于1984年12月19日在北京签订。这份声明指出,英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把香港地区(即包括香港岛、九龙及新界)交还中国政府,同时亦确定了中国在香港回归后应采取的基本原则。《中英联合声明》解决了持续百年的历史遗留问题,为国与国之间处理同类矛盾创造了一个范例,也为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和平稳过渡、顺利回归,发挥了重要作用。

11月19日是什么日子(历史上的今天)-第1张图片

1998年-学者、作家钱钟书先生逝世

钱钟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锺书,字默存,号槐聚。中国近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晓畅多种外文,包括英、法、德语,亦懂拉丁文、意文、希腊文、西班牙文等。深入研读过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览和研究,著有多部享有声誉的学术著作。

1998年-美众院通过两项弹劾克林顿条款

1998年12月19日美国众议院举行全体会议,以简单多数通过了弹劾总统克林顿的两条理由——在与其有关的绯闻案中“作伪证”和“妨碍司法”。克林顿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位遭弹劾的总统。这是众院表决后,克林顿在白宫前发表讲话表示不会辞职,将寻求一妥协办法完成任期。

1903年-《中国白话报》在上海创刊

《中国白话报》,1903年12月19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林白水,号白话道人。初为半月刊,自13期起改为旬刊。1904年10月出至24期停刊,最后4期合一册发行。设有论说、历史、地理、传记、新闻、时事问答、科学、实业、小说、戏曲等栏目。每期60至80页,约3万字,32开本,采用洋式装订。所刊文章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深受读者欢迎。是当时出版的白话文刊物中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一种。

2001年-国画大师黎雄才逝世

黎雄才(1910年5月15日-2001年12月19日),广东肇庆人,现代中国画家,与赵少昂、关山月、杨善深并称为岭南画派第二代四大著名画家。黎雄才早年师从高剑父,后到日本学画,曾任广州美术学院顾问、教授。与岭南画派其余画家一样,黎雄才致力于中国画的创新与改革,将传统国画的技法与日本画、西洋画技法融合,但其风格又有不同。黎雄才擅长巨幅山水,画作气势雄浑,自成一格,其画松亦为一绝,被称为“黎家山水”“黎家松”。其代表作品有《潇湘夜雨图》、《寒夜啼猿》、《一览众山小》、《森林》、《武汉防汛图卷》、《万古之春》等等。

1984年-美国正式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1月19日是什么日子(历史上的今天)-第2张图片

1984年12月19日,美国负责国际组织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乔治·纽厄尔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美国正式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他在招待会上指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这年所做的改革还不够彻底,办公费用太高并向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提供经费等。他还说,美国政府1983年12月指出的该组织存在的问题现在仍存在。

1957年-欧洲各国同意在欧洲部署核武器

1957年12月19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同意美国在欧洲部署核武器,包括中程弹道导弹。这个决定是在北大西洋公约理事会召开的一次非常首脑会议上通过的。召开这次首脑会议的目的在于弥合美国和同盟国之间在联合方向及对苏联政策等问题上日益扩大的裂痕。欧洲人同意美国提出的建议,即通过增加核武器来加强联盟的军事力量。美国同意在裁军问题上对苏联采取更灵活的步骤。

1988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访问中国

1988年12月19日至23日,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应李鹏总理的邀请,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时隔34年之后印度总理首次访华,是中印关系中的一件大事。

1912年-荣氏兄弟创立福新面粉公司

1912年12月19日,福新面粉公司由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立于上海,它与茂新面粉公司共同构成当时中国最大的私营面粉企业集团。两公司共有12个厂,分设于上海、无锡、济南、汉口等地。每昼夜生产面粉96000多包,约占全国机制面粉生产能力的32%,所拥有的资本占全国私营面粉厂总资本的30.5%。1956年包括福新面粉公司荣氏企业在经过半个世纪的沧桑后,在荣毅仁的带领下成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部分。福新面粉公司的诞生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抵抗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做出了一定贡献。另外在支援抗战方面也起过一定作用。

1906年-勃列日涅夫诞辰

11月19日是什么日子(历史上的今天)-第3张图片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ЛеонидИльичБрежнев,1906年12月19日-1982年11月10日),前苏联政治家,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和军队最高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国家,他推行“有限主权论”,声称当华沙条约成员国的社会主义政权受到威胁时,苏联可以进行武力干涉,此为臭名昭著的勃列日涅夫主义。他执政后期,经济改革趋于保守。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勃夫因心脏病卒于莫斯科,终年76岁,安葬在列宁墓后。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