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敏修手里拎着酒提着肉,兴高采烈的回到洞中,刚走进来就听到刘老道骂自己。顿时回击道:“哎!我说刘老道,我给你带回来这些个好东西,你不仅不感谢我,还跺着脚的骂我是几个意思?”
刘老道一听是黄敏修回来了,连忙说到:“先别贫了,赶紧先看看孩子吧!”
黄敏修一听和孩子有关,心头也是一紧,再看刘老道眼睛里还挂着几颗老泪,心说不好……
黄敏修连忙放下东西,跑过去抬起了黄平刘的胳膊,发现黄平刘的胳膊已经肿到了手肘以上,当下也不敢多耽误,先是剪了刘老道的一束头发,然后将头发的一段含在嘴里,用手将这一绺头发搓成一根绳子,绑在了黄平刘的腋下胳膊处,然后边收拾采药的工具,边听刘老道讲述孩子受伤的过程。
之后就拿着竹竿出门采草药去了。走的时候还在骂刘老道怎么看的孩子,刘老道此时正心疼孩子呢,没有心思和黄敏修吵架,所以也就没有搭理黄敏修。只是自顾自的收拾起黄敏修带回来的米和肉。
时间一晃就到了午夜,黄敏修火急火燎的回来了,此时刘老道正喂黄平刘吃肉呢,黄敏修没有说话,先是用小刀划破了黄平刘的胳膊,接着又剪下一绺刘老道的头发,然后又搓成一根细绳,之后用头发细绳在黄平刘的胳膊上刮了起来,黑色的血液顺着被划破的伤口流了出来,只是正在吃肉的黄平刘疼的哇哇大哭起来。
这一哭可把刘老道心疼坏了,连忙放下碗筷将嚎啕大哭的黄平刘搂在怀里,用手抚着黄平刘的头连声说到:“你倒是轻点啊,没看到孩子疼的厉害吗?”
黄敏修一听,气不打一处来:“疼死他活该,谁叫他不听话的。”嘴里虽然这样说,但是手中的力道却是慢慢轻了下来。
刘老道一听叹口气道:“行啦!行啦!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这也不能全部怪孩子,他这个年纪贪玩闯祸很正常,话又说回来,这些年,咱也没教过孩子啥东西,他一个人在山上也挺孤单的。”
黄敏修听到这话,脸色也缓了下来:“你说的也不无道理,是该教他点东西了,学会了咱俩的手艺,以后他要是下山了,也能靠这些手艺吃碗饱饭,平日里心疼他,怕他吃不了苦,满次教点东西,他一喊累就这依着他的性子来,看来这次必须动真格的了。”
刘老道听了这话,脸上似乎并没有什么高兴的神采,语气淡淡的道:“我都这把年纪了,已经习惯了洞里的生活,倒是这孩子总有一天会下山的,等孩子病好了,咱俩就开始教他本事。”之后黄敏修也不搭话,只是低着头继续给黄平刘赶毒血。
就这样大概过了两个小时,孩子可能是哭累了,迷迷糊糊的在刘老道的怀里睡着了,黄敏修也用发绳将毒血全部赶了出来。
黄敏修又从装满了草药的竹篓的里掏出一颗来,这正是治疗蛇毒的七叶一枝花。七叶一枝花主要生长在高海拔地区,一般常见于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江西等地。所以对于宜昌地区来说,这种草药是极其珍贵的,说来也是运气好,黄敏修并没有废多大功夫就找到了几颗。
黄敏修将七叶一枝花放在嘴里嚼碎,然后敷在了黄平刘的胳膊上,又用干净的布条包裹住黄平刘臃肿的胳膊。
等一切都弄好了,黄平刘也睡下了,两个老头这才开始吃饭,两个老头喝着酒吃了着肉,开始计划如何让孩子学手艺,最后商议每个人教孩子一个月,轮换着来。
时间一晃一个月过去了,黄平刘的伤也好了,只是食指上却留下了两颗毒蛇咬过的牙印。
正月十五这天,黄敏修将黄平刘叫到身前,满脸严肃的说到:“听好了!今天开始,我就要教你耍蛇的本领了,你要好好学,再不能贪玩了,咱们耍蛇人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叫“捕蛇”,第二阶段叫“训蛇”,第三个阶段叫“治蛇疾”。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的祖师爷,咱也不例外,不过与其他行当不同的是,咱拜祖师爷要进入第二个阶段,也就是“训蛇”阶段才能拜祖师。”
黄平刘听黄敏修讲到了祖师爷,忍不住好奇的问道:“爷爷,咱们的祖师爷是谁啊!”
黄敏修慈爱的看着黄平刘道:“这不是你现在需要了解的,等你学好了第一阶段的“捕蛇”,爷爷再告诉你,你要是贪玩不好好学,那爷爷就一辈子不告诉。”
说完就点着艾草杆插在一片竹林前,让黄平刘跪在竹林前,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黄平刘不明所以:“爷爷你让我拜竹林干嘛,难道咱们的祖师是“竹林老祖”?”
听到黄平刘的问话,黄敏修哈哈一笑道:“傻孩子,那有什么“竹林老祖”,相传蛇原先是没有骨头的,后来蛇认了竹子当舅舅,竹子就将自己的骨头赏给了蛇。从那以后,竹子没了骨头,里面是空的。蛇得到了竹子的骨头,所以蛇的骨头就是一节一节的,蛇之所以怕竹子,就像外甥怕自己的舅舅一样,这就是我让你拜竹林的原因。”
也不等黄平刘说话,黄敏修继续道:“捕蛇必须要带上一根竹子,一是为了方便探路,二是为了惊动震慑那些躲在隐蔽处,准备偷袭的蛇。还有一点你必须要牢记,蛇也分三六九等,竹林里的蛇千万不要抓,因为竹林里的蛇一来剧毒无比,二来有竹子当靠山。所以以后你要抓蛇换钱的时候,只能抓无毒的蛇,无毒的蛇被称为“菜蛇”,这些蛇命贱可以随意抓,你要是抓了毒蛇只能用来驯养三年,跑江湖表演,千万不能伤它们性命。”
黄平刘听得如痴如醉,有点迫不及待的道:“爷爷我都记住了,你什么时候带我去抓蛇啊!”
黄敏修笑到:“你先别着急,爷爷今天会带你去了解蛇的各种习性,捕蛇可不能心浮气躁,要有耐心而且胆子要大。”
说完将一条红腰带系在黄平刘的腰上,又给了他一根青绿新竹竿,只是竹竿上就系了根红绳,并没有挂铜钱,然后爷孙二人一起向山里走去。
走到大概中午的时候,黄敏修在一处荆棘丛前停下了脚步,用手一指说到:“看到没,那个就是黄金虎尾蛇,这种蛇就是菜蛇,像这种无毒蛇一般个头大,脑袋圆润。”
说完就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把抓住蛇头,迅速将这条虎尾蛇扯出荆棘丛。
然后又继续说道:“记住了,捕蛇人讲究眼疾手快,胆大心细要有耐心,别看爷爷现在抓这条蛇挺顺利,其实在抓蛇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与蛇缠斗的过程,在与蛇缠斗的时候拼的就是耐心,要将蛇磨的筋疲力尽再抓,抓蛇可以抓头也可以抓尾,最忌讳抓蛇的中间。抓蛇头要眼睛毒,人要灵活,要么不抓头,抓头必须一下就捏住蛇的嘴巴,不然就会有被咬的风险。抓蛇尾就简单一点,不能在蛇回头的时候抓,要快速的绕到蛇的后面,看准时机一把抓住蛇尾,然后抓起来使劲在空中将蛇甩几次,这样蛇的骨头就会暂时脱节,蛇一旦骨头脱节了,也就没有攻击力了,这些你一定要记好。”
黄平刘不禁好奇的问道:“那如果不小心抓到蛇的中间怎么办?”
黄敏修回答道:“抓到蛇的中间是最危险的,有可能会被蛇咬,还有可能会被蛇缠住。抓到毒蛇的中间被咬,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因为有些蛇剧毒无比,比如血杉根这种毒蛇的毒素强横无比,往往四个小时人就有可能会毒发身亡。如果是抓无毒的蟒蛇,虽然被咬了没关系,但是蟒蛇力大无穷,一旦被它缠住就很难脱身,往往会被它缠到窒息死亡,然后成为它的食物。你要时刻牢记,只抓有把握的蛇,不是什么蛇都能碰的。”
黄平刘点点头道:“我知道竹林里的蛇不能抓,爷爷你说过了。”
黄敏修故作神秘的摇摇头:“并不仅仅只是竹林的蛇不能抓,还有一种蛇不能抓,想知道是什么蛇吗,想知道就给爷爷点上旱烟。”
黄敏修将抓到的虎尾蛇放进竹篓里,然后掏出一根长杆铜头烟斗来,往烟锅里装上了一绺烟丝,找了颗树坐了下来,黄平刘连忙上前给黄敏修点上,然后催促黄敏修快说。
黄敏修吧嗒吧嗒吸了两口,然后才慢慢的讲道:“蛇这种东西是有灵性的,一般山神爷手上都会持一条蛇,所以山神爷也叫操蛇神,蛇这个东西修炼一百年就会成为蟒,蟒再修炼五百年会成蚺,到了蚺这个阶段,蛇就开始胎生,不再产卵,蚺有三副胆,肝上长了一颗可以止痛,尾巴处有一颗白色的胆可以止泻,还有一颗胆则游走在蚺的全身四处跳动,据说这颗胆的效果是最好的。”说完又拿起烟斗吧嗒吧嗒抽了几口。
黄平刘显然听得十分入迷,摇着黄敏修的腿追问道:“那蚺要是继续修炼呢?”
黄敏修用树枝拨弄了几下烟锅里烟火,接着道:“蚺继续修炼一千年就会变成蛟,蛟修炼五千年就会变成蟠螭,蟠螭修炼一万年就会引动雷劫,要是成功渡过雷劫,就能化身成龙了,所以有灵性的蛇不能抓。”
黄平刘继续问道:“那怎么区别要抓的蛇有没有灵性呢?”
黄敏修回道:“这个好区别,只要在抓蛇的时候,遇到身体越缩小的蛇,这时候不仅不能抓,而且还要躬身行礼然后离开,因为这样的蛇开了灵智,它并不是惧怕你才将自己缩小,而是它懂得礼让,故意向你示弱,表达它对你的敬意,所以这个时候你不能得寸进尺做得太绝,要对它回礼表示敬意!但是也不是所有开了灵智的蛇都不能抓,还有一种蛇如果将身体越涨越大,不管有没有毒,这种蛇必须抓而且不能留它活口,将自己身体涨大的蛇那是虚张声势,而且极其记仇,如果你不抓它,它就会觉得你好欺负,以为你怕了它,你一旦放过它,它就会疯狂的纠缠你进行报复。”
黄平刘不禁疑惑的问道:“爷爷蛇真的能拥有智慧吗?”
黄敏修摸了一下黄平刘的脑袋说道:“其实蛇缩小不要抓是有一定道理的,蛇将全身的肌肉收拢缩小,是在蓄力随时准备发动攻击,而且这个时候的蛇精神处于极度紧张状态,往往这种情况的蛇是最危险的。而蛇身体涨大,是因为蛇刚刚进食不久,这个时候的蛇行动力下降,需要时间慢慢的消化食物。所以这个时候的蛇基本已经丧失了攻击力,往往这种蛇最好抓。不过这蛇开灵智却是千真万确的,你一定要按照爷爷交你的规矩来抓蛇,这些规矩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自然有它的道理。好了!再休息一下爷爷继续带你去抓蛇!”
就这样爷孙俩继续坐在树下休息,黄平刘可能是因为累,趴在黄敏修的腿上睡着了,而黄敏修则满脸疼爱的看着熟睡的黄平刘,继续吧嗒吧嗒的抽着旱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