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是什么星座(正月初七的习俗)

谈风水 357 0

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间曾把这天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古人在这一天戴人胜,吃七宝羹,吃面条,登高赋诗。民俗专家表示,“人日”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

摊煎饼

中国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正月初七是什么星座(正月初七的习俗)-第1张图片

吃七宝羹

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客家人喜用鱼一起煮,取食有余之意。汕头市区的菜摊,在这一天将7件菜搭配好,论把算钱,不计斤两,人们乐意接受。农村哪一户欠一两件菜,在地里采他人一二株菜凑成七件,没人说他是贼。

戴人胜

人日节时,中国女子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于头上。也贴于屏风等处。

赠花胜

是日,人们制作各种花胜(类人胜,样式为花朵)相互馈赠。

捞鱼生

正月初七是什么星座(正月初七的习俗)-第2张图片

南方一些地区,民间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吃面条

大部分地方在这天还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视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别为小孩儿,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谁要过“日子”就要吃面条。

送火神

在山东部分地区,有送火把的习俗,用作物秸秆绑扎的火把,在自家门前点燃,一直送到村外,意为驱除火灾,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平安无事,不着火灾。

本期摄影:郁时威

正月七日登高作诗

(魏晋·张望)

玄云敛夕煞,青阳舒朝愥。

熙哉陵冈娱,眺盻肆回目。

正月七日登高侍宴诗

(南北朝·阳休之)

日照前窗竹,露湿后园薇。

夜蛩扶砌响,轻蛾绕烛飞

正月七日登高侍宴

(南北朝·阳休之)

广殿丽年辉,上林起春色。

风生拂彫辇,云回浮绮翼。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正月初七是什么星座(正月初七的习俗)-第3张图片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昔在成都正月七日圣寿寺麻子市初春行乐处也偶晨兴闻邻村守麻有感

(宋·陆游)

乐事新年入锦城,城南麻市试春行。

如今老病茅檐底,卧听儿童嚇雀声。

乙未人日饮范君子和酒酣赋诗呈座上诸君

(金末元初·段克己)

正月七日春欲动,拂面东风力尚微。

且贪席上宾朋乐,未觉平生事业非。

青山绿水俱可隐,白发苍颜胡不归。

会须高揖浮邱袂,千仞冈头一振衣。

武陵春·其三 正月七日,武都雪霁立春

(宋·毛滂)

春在前村梅雪里,一夜到千门。玉佩琼琚下冷云。银界见东君。

桃花髻暖双飞燕,金字巧宜春。寂寞溪桥柳弄晴。老也探花人。

贺新郎·寿右史正月初七

(宋·王迈)

曾侍螭头立。吐危言、婴鳞编虎,扶持鳌极。谁炼精金铸刚卯,气节毅然镇国。肯顾恋、眼前官职。碧水丹山持翠节,这福星、特为吾闽出。发义廪,无难色。

如今世道难扶植。直还他、温公德量,魏公风力。此事又关宗社福,仍系苍生休戚。且称寿、公生人日。炼得内丹成熟后,看河车、常运方瞳碧。五百岁,作良弼。

本期审核:小楼听雨

标签: 文化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