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里,我们经常会听到各种星座性格,白羊乐观大大咧咧,金牛踏实稳重保守。还有各种俗传的小测试,几道看似毫无关系的选择题,最后就能分析出你的“性格特点”。
许多人在看到这些性格分析后,连连感叹:“哇哦,好准。”
那么,这些如此“准确”的性格测试里,有他们的科学道理么?
今天,不知名星座学家阿白,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星座里的“科学道理”。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这些趣味测试显然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的,但他们让我们感觉到很准,却利用了心理学里的科学研究出的一个心理现象—“巴纳姆效应”。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我们总会倾向于把一般化的描述看成对自己人格的准确总结。简单来说,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的性格里有独特的一面,但实际上,这些特质可能是大多数人的共性。
你觉得这是你的性格特点,实际上,每个人都是这样的,这些测试把适用于大众的结果摆出来,就可以得到绝大部分人的认同。
为了印证这一点,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几句话:
1.有时你是外向的,易动感情的,善于交际的,而有时你又是内向的,小心谨慎且保守。
2.你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思考者而感到自豪,在没有充分的证据时,你不接受其他人的意见。
3.在有压力或紧张的情况下,你会体验到自我怀疑感。
4.尽管你很爱你的父母,但有时你并不同意他们的观点。
你中了么?
这些陈述非常的笼统并且似是而非,你觉得他是对你独特的描述,可实际上,他们符合绝大部分人的对自我的评价。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巴纳姆效应”
肖曼?巴纳姆是一位广受欢迎的著名魔术师,他曾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的节目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而星座和这些传遍全网的趣味测试,其实就是利用了这一点。在一大段笼统的描述中,总能找到你“喜欢”的那一点,然后就会让你感觉好准,此时,你就已经“上当受骗了”。
所以,你选择口味的食物其实并不会揭示你的性格,你选择的图片也展示不了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的星座更不能决定你的特质和运势,毕竟出生的月份和日期,怎么可能决定你一生的性格呢?
这些星座和测试可以让我们去娱乐,寻找自我的坚持和认同,换言之就是“图个吉利”。但是切忌,不能把这些描述当成真实的自己,用来指导自己的人生。
而如果你真的想去了解自己,去正规的机构去接受经过科学检验的人格测验,可能会是一个更好的结果。
(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