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鼠最富贵的出生时辰(草中狸鼠足为患)

谈风水 315 0

鼠疫是一种借鼠蚤进行传染的传染病,广泛流行于野生 动物间的一种传染疾病,鼠疫,也称为“黑死病”,是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在人类历史上,其危害惨烈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

属鼠最富贵的出生时辰(草中狸鼠足为患)-第1张图片

鼠疫是一种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病原体广泛寄居在鼠类及旱獭等野生啮齿动物体内,由携带病菌的跳蚤叮咬引起人类鼠疫,从而发生腺鼠疫、肺鼠疫以及败血症型鼠疫。

患有鼠疫的病人,会因严重的呼吸困难和缺氧,造成皮肤出血坏死,此外,患者的皮肤还会呈现紫黑色,因此人们也叫它“黑死病”。在鼠疫暴发流行期间,人和鼠皆会大量死亡,顿时间尸横遍野,惨象绝伦。

东汉末年大瘟疫

在东汉末期的数十年间,大瘟疫连绵不断,其死亡人数之多,简直无从统计。东汉末年短短三十年间,有明确记载的全国性大瘟疫共有十二次。在瘟疫流行期间,举家死亡的比比皆是,十分凄惨。在曾经繁华的中原地区,一度出现了这样的惨状:“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曹植《说疫气》)

?

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也曾悲痛地回忆道,他的家族本来人口众多,达两百余人口,但在不到十年的瘟疫流行期间,竟有三分之二的人口死去了,而其中又有七成是死于伤寒。在东汉王朝的首都洛阳地区,瘟疫竟夺去了一大半人的生命。再加上当时这里不断发生战乱,繁华的中原地区陷入极为恐怖的状态,穿越到东汉末年的各位一定要备足药。

中国古代的名医华佗、张仲景,都诞生于这次瘟疫之中,留下了大量的可靠资料。著名的“建安七子”中竟有四人因疫情而死。眼看着好友一个个死去,曹丕后来沉痛地回忆道: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

打烂了东汉的黄巾大起义,也是因为这场瘟疫而爆发的,起义领袖张角靠施符水,问鬼神,为人治病,在重疫区冀州笼络了几十万民众,建立了庞大的地下武装。然而,张角本人也未能幸免,起义爆发后不久,就因病而亡,估计跟瘟疫也脱不了干系!

这场瘟疫从东汉中后期大爆发,一直持续到了三国时期,造成中原疫病流行,人口大量死亡,赤地千里,白骨蔽野,未死的人大量逃亡辽东、西凉和南方等非疫区,造成中原为之一空。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这场瘟疫,是由东汉中后期,陆续内迁的北方游牧民族带来的,东汉多次北伐匈奴,深入漠北,大量将士归来,也将瘟疫带回了中原,到东汉中后期,终于大面积爆发,无药可救,灭亡了400年大汉。

汉末大瘟疫,肇始了魏晋南北朝乱世,结束了大汉王朝的统一,自此之后,九州幅裂,天下大乱,二三十年间,诸侯并起,烽火连天,中原经济遭受严重破坏,人口死亡数千万,人口损失率达到了惊人的70%,中原为之一空。此后,百年之间,经过曹魏和西晋的辛苦经营,仍恢复缓慢,以至于曹魏一度不得不废除货币,以利人口恢复和经济流通。

五胡十六国的乱世是从西晋末年开始的,但是根子,在东汉末年就已经种下。由于中原人口的大量死亡和逃亡,北方出现真空,大量漠北民族,举族南下,内迁中原,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经过魏晋百年的繁衍生息,到了八王之乱之时,在关中、河朔和辽东,人口甚至已经超过了当地的华夏人

许多学者都承认,东汉末年的大瘟疫,肇始了魏晋南北朝的三百多年乱世。

魏晋时期虽然英雄辈出,但对老百姓来说真的是一个极为凄惨的时期

明末的瘟疫

明末的旱灾、瘟疫和战争是同时出现的。明末北方连年大旱,粮食产量锐减。一旦发生饥荒,老鼠吃不饱,会导致体质变弱,这时它们身上带的病毒会格外多,干旱使鼠洞内温度相对升高,又促进了鼠疫杆菌的繁殖。受了旱灾的饥民们,到处找老鼠吃,刨鼠洞里的粮食充饥。可以想见,这时人体就会染上鼠疫病菌。

而灾民们也会四散逃荒,使得瘟疫也随之四处扩散,而像北京这样的都城,一旦感染瘟疫,又会随着它向外辐射的条条官道,把病菌传到帝国的四面八方。

1644年,一年中北京出现了三个皇帝,北京人有至少30%人口被鼠疫夺去生命。而据曹树基估计,崇祯年间,山西、直隶、河南三省疫死人口,要占到这三个省总人口的40%。神州大地生灵涂炭,盗贼四起,十室九空,赤地千里,病体缠身——这就是明朝末年的情形

属鼠最富贵的出生时辰(草中狸鼠足为患)-第2张图片

如果没有战事,或许明朝还可以集中精力去应付灾荒。但明王朝末年的时候,明王朝面对满洲八旗无力出关清剿,只能打造城墙防御。为了应付辽东防务的沉重负担,于是加紧对社会摊派税赋,这又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激起一轮又一轮的民变,恶性循环。农民战争,又导致灾荒和疫病的后果成倍扩大,无法收拾。最终明王朝崩溃了

李自成大军进京后也感染了鼠疫,自然战斗力大减,当然打不过清兵,尽管其数量远低于闯军。并且闯军因此成了鼠疫传染源,文献记载“贼过处皆大疫”。如果没有瘟疫,李自成不可能那么轻易被多尔衮击败的,闯军的战斗力比关宁铁骑还要强。

明末的情形,崇祯即使逃到了南方也很难支撑,苏州县志记载,明末苏州23万户仅剩5万户;崇祯在位17年,瘟疫饥荒横行15年,明朝人口死了近一半。靠这样的实力怎么抵抗,更别提湖北四川两大上游防线还不在明军手里

?

何况崇祯本人意气用事,刚愎自用,杀人如麻,生性多疑,不知变通。孙传庭在大狱里不知道外面的情况,说5000人打败李自成,崇祯给了5000老弱幼的新兵,孙到了一看才发现李自成早不是当年的李自成了,要加兵,崇祯不给就用5000人打,打不赢砍了你,结果孙战死崇祯却认为他诈死潜逃,不给抚恤。这样的皇帝你给他卖命?

明末这种情况只能等得病的人都死了,多余吃饭的人也都死了,才能恢复社会秩序

曹树基认为,明末的瘟疫仅山西和直隶河南三省病死的人数,就超过1200万

清朝瘟疫

同治初年,中国云南省的一场重大鼠疫事件。滇中大乱,叛军所到之 处,杀人如麻,白骨遍野,大城市基本成了废墟。叛乱平定后,难民稍稍聚集,开始清理荒野道旁边尸体并加以掩埋。当时正遇上瘟疫。瘟疫从此爆发,居民家中的的老鼠无故自毙,有的死在墙壁之中,有的死在床上的帐幕与天花板上,看不到的,时间一久,就腐烂,人闻到那臭味的,很少有不生病的。

而本次发生的这场鼠疫,蔓延范围十分广泛,几乎蔓延到了所有人居住的大陆,从云南传入到贵州、广州、香港、福州、厦门等地,在当时仅这些地方就有十多万人死亡。

此外,爆发于中国南方的这场鼠疫还迅速蔓延到了印度地区,到1900年的时候传到了美国旧金山,甚至还波及到了欧洲和非洲,仅仅十年光景,就传了七十七个港口六十多个国家。仅中国和印度,就有超过1200万人死亡。人们称为第三次鼠疫大流行。

据世界卫生组织透露,第三次鼠疫大流行一直持续到1959年,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个时候全世界因鼠疫而死亡的人数减到了200多个,虽然这一数字相对于死亡的人数来说还比较少,但是这也充分表明了,人类正在想方设法的抵制这种惨烈的疾病

?清末鼠疫

在1910年到1911的时候,在北方又有从俄国传入流行于东三省的鼠疫,此次鼠疫造成六万多人死亡,一度出现“全村绝户,重病必死”的惨状。

属鼠最富贵的出生时辰(草中狸鼠足为患)-第3张图片

为了应对东三省发生的鼠疫蔓延,清政府立即成立“京师防疫事务局”,并在山海关设立其检验所,进行海口检疫。

此外,清政府还在当时的奉天(今日沈阳市)设立了“万国鼠疫研究会”,1911年的时候,又在哈尔滨建立了“鼠疫研究所”。在这两个机构中,由著名的医学家伍连德博士担任研究会会长和研究所所长,他采取了控制交通、隔离疫区、火化尸体、建立医院收治等有效防治措施,使得这场震惊中外的瘟疫仅不到4个月的时间就得到了控制。清政府为了表彰伍连德博士扑灭鼠疫大流行的功绩,还授予他陆军蓝翎军衔以及医科进士,他甚至还被医学界“鼠疫斗士”。

尽管鼠疫在现在已容易控制,但是历史惨剧在人们心中留下的阴影却难以消除,鼠疫被视为人类历史上最恐怖的疾病

标签: 历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