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端午节)

谈风水 262 0

  中国清明节大家都知道要祭祀祖先,可是怎么流传下来的都有些不了解,其实清明节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以下就介绍清明节的来历。清明节传承了这么多年,根据不同地方的习俗也不一样,一起来看看清明节的习俗吧。

  清明节的来历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代,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的过程艰难困苦,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其中有一人,名叫:介子推,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救下重耳。

  十九年后,历经磨难,重耳回国做了君王,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有人为介子推叫屈,劝他面君讨赏,就让人去请介子推来朝接受赏赐。晋文公派兵上山搜寻,没有结果,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将这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端午节)-第1张图片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端午节)-第2张图片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清明节扫墓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一提到端午节大家都知道吃粽子,到快要来临之际,各大地区的超市、商场都已经提前通知你,开始进行端午节的促销活动。端午节每年都过,除了只要可以吃粽子外,对端午节一无所知,连端午节什么时候都不知道,接下来揭晓端午节是几月几日。

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端午节)-第3张图片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叫做“端阳节”或者是“端五节”。“端”字即“开端”,“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五月正是仲夏时节,在古代先民看来五月是恶月,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送离五瘟神,驱除瘟疫的节日。

  以前端午节的原名应该是“端五”后来在唐玄宗时期,因为唐玄宗是农历八月初五这天生的

  ,为了避讳就将端五的“五”改成了现在中午的“午”了,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因为两个五凑在一起,端午节也称为重午节。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平,字原,

  屈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