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过春节了,不少市民可能发现,以往过年都在阳历2月中旬左右,而今年阳历1月份就过年了,今年为什么这么早呢?
距离春节还有不到半个月,走在的街上到处都是吉祥喜庆的年味,在准备年货的同时,不少市民都发现,今年过的好像特别快,感觉嗖的一下,一年的时光就过去了。
市民:“感觉提前了,过的快。”
市民:“去年过年是2月份,今年是1月份。”
市民:“年过的太快了,孩子放假也没放几天,还要赶着收拾,打扫卫生。”
其实,今年大家感觉过年“提前”的主要原因就是2020年是双“闰年”,按照传统,咱们过年都是按照农历来计算的,2019年的农历只有354天,比阳历整整少了11天,所以就有了春节提前的现象。
但也不能无限制的往前提,提前到一定程度,就要加一个闰月,把他错后,调整过来,因此也就有了民间“19年7闰”法,就是在19个农历年中加上7个闰年。
天文学家 高衡:“地球围绕太阳一圈,就是阳历的一年,等于365.2422天,月亮围绕地球一圈,平均是29.5306天,所以阴历的12个月,比阳历的一年少11天。”
有意思的是,公历2020年为闰年,2月有29天,全年366天,而即将到来的农历鼠年也是闰年,有个闰四月,全年共384天,也就是说,2020年是“双闰年”。
此外,鼠年还有两个立春,分别是在2020年2月4号和2021年2月3号。天文学家表示,农历的这些算法就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天文知识,感兴趣的市民可以进一步了解,但对咱们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影响。
天文学家 高衡:“中国民间的一种习俗,而且这种习俗本来不带有凶吉的意思,闰月、闰年、属相和你的命运一点关系都没有。”
对此,市民们也表示,春节其实就是一种传统习俗,代表着新一年的起点,农历阳历算法的早晚确实关系不大,关键的是在这个日子阖家团圆,许下新一年的心愿。
市民:“今年的愿望是做富婆。”
市民:“新年肯定明年比今年好一点。”
市民:“过年祝大家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