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历史大事(12月29日)

谈风水 274 0

与台湾“断交”后,尼加拉瓜政府宣布,没收台当局捐赠给教会的资产,并移交给中国政府,别小看这事儿,背后有大讲究。民进党在“四大公投”中力压国民党后,蔡英文就趁热打铁推出“新竹合并”,岛内蓝绿阵营就此议题陷入激战。近日,台湾“公民监督民意机构联盟”公布岛内年度汉字与年度十大新闻。12月29日,台海三件事值得关注。

第一件事,尼加拉瓜宣布没收台湾在当地的资产,转交大陆。当地时间12月26日,尼加拉瓜政府宣布没收台当局位于尼加拉瓜首都的“馆舍”建筑,并将其移交给中方。

尼加拉瓜与台当局“断交”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了,之所以突然发布这样一个消息,主要是因为,台当局企图将该建筑以及所属资产捐献给当地的天主教。可能有人会说,捐就捐了,我们会看得上一座小破楼?但这个事情还真不是单单一个小破楼的事。尼加拉瓜宣布与中国复交之时,就已经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以及“台湾属于中国一部分”。也就是说台当局在当地的资产理应是在中国名下,因此从法理上来讲,中方拥有台当局在尼加拉瓜的动产、不动产、家具和设备等所有资产,这些资产的处置权在中方,而非台当局。

尼加拉瓜政府及时出手,制止台当局与天主教“私相授受”,实际上是在坚决维护一中原则。尼加拉瓜检察总长办公室明确指出,中尼复交之后,尼政府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和“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根据尼加拉瓜法律,台当局在尼所有资产“没有交易、转移的空间”。

12月26日历史大事(12月29日)-第1张图片

尼加拉瓜主动与台当局“断交”后,后者所谓的“邦交国”仅剩下14个。尼加拉瓜政府此次的操作相信将成为后来者的典范。

第二件事,岛内蓝绿阵营就“新竹合并”激烈交火。“四大公投”结束后第二天(12月19日),蔡英文就召集民进党高层,讨论所谓的大新竹合并升格,企图将新竹县与新竹市合并为“直辖市”,挤压割裂国民党的票仓。此事随即成为岛内蓝绿阵营交锋的重点,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目前,民进党主张的是“竹竹合并”,即将新竹市与新竹县合并。反对者批评民进党为明年地区选举布局,“英人设市”(“因人设事”谐音),认为大新竹升格议题是蔡英文为现任民进党籍新竹市长林智坚铺路,扩张绿营地盘。批评声一出,林志坚立即宣布不参选升格后的大新竹市长。

有分析人士认为,蔡英文有意借“竹竹合并”瓦解国民党的客家票仓。桃园、新竹以及苗栗都是客家地区,向来都是蓝营占优。目前,桃园市、新竹市都是绿营执政。若蔡英文通过“竹竹合并”掌控之后的大新竹,蓝营客家票仓将被侵蚀,同时新竹以及苗栗本是一个大的客家票仓,被割裂开来后,其政治前景也不明朗。

12月26日历史大事(12月29日)-第2张图片

国民党提出了“竹竹苗科技都”的构想,通过将大新竹地区所有的蓝营票仓整合到一起,搏一把大的。国民党提出此议题是认为,蓝营目前在新竹县和苗栗县执政,而新竹市虽然由民进党执政,但在之前的“四大公投”中,同意票数均多于不同意票数,因此其基本盘仍在,可以一博。而国民党籍苗栗县长徐耀昌认为,苗栗与新竹有相关的历史渊源,又属共同生活圈,所以未来大新竹应该考虑将苗栗纳入其中。

12月26日历史大事(12月29日)-第3张图片

除此之外,民进党要完成“竹竹合并”还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按照岛内地方制度,要设立“直辖市”,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人口聚居达125万且该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区域发展上有特殊需求。

民进党提出大新竹构想的基础就是“护台神山”台积电在新竹,以半导体战略发展为由推动新竹县市合并。但问题是新竹县市总人口加起来也只有102万6639,远达不到设立“直辖市”的门槛。民进党提出的方法是通过立法,除掉目前的门槛。不过该议题遭到了包括国民党在内的所有在野党派的反对。

目前,蓝绿已经就新竹升格一事吵得不可开交,但其实不少人已经看到,将很难阻挡新竹合并之势,国民党的计划是一边推动“竹竹苗科技都”构想,一边尝试将新竹升格拖到2026年,避免民进党携大胜之势,在明年的地方选举上扩大优势。

由于新竹升格“直辖市”,岛内新增“一都”必将到未来财政(税金)分配,牵扯各方利益,因此岛内其他党派也纷纷加入争吵。未来一段时间,岛内恐将就此议题有更激烈的争吵。

第三件事,岛内民意机构公布年度汉字。2021年已进入倒计时,12月28日,台湾“公民监督民意机构联盟”公布了年度汉字以及年度十大新闻。

票选结果显示,年度代表字为“罢”,十大新闻榜首为“陈柏惟罢免案通过,成史上首位被罢免立委”。除了“罢”,“疫”、“闹”、“斗”、“怠”分列年度汉字民调2-5名。票选字多含负面情绪,由此可见,岛内民众对于2021年的观感并不怎么好。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