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这个词不禁让人想起旅途,而拥有这个名字的张顺风正是一位有着20年驾龄的公交车驾驶员。他就职于海门飞鹤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负责108路,每天往返于海门与叠石桥,他每天身上带着10块零钱,遇到乘客忘记带零钱了,张顺风掏出两枚硬币替他投币,小小举动在车厢里传递着温暖。他12年来坚持献“熊猫血”,用一己之力挽救了多人的生命。
拥有“熊猫血” 全身血量献了个遍
初见张顺风,他正排队献血,当天是他2021年第一次献血,也是他献血生涯的第17次献血。“规定是6个月献一次血,时间到了,我就过来了。”今年已经50岁的张顺风,理着利落的平头,朴实大方。
献血很顺利,医护人员见到张顺风,都热情地与他打招呼,像熟识的老友般。医护人员告诉我们:“张顺风是我们血站的重点关注对象,他的信息我们了然于胸,有紧急情况,他随叫随到。”张顺风完成第17次献血后,献血总量已达6500毫升,据悉正常成年人血液约占体重的7%~8%,如体重60公斤,则血液量为4200~4800毫升。不难看出,参加无偿献血至今,张顺风几乎将全身的血量都献了出去,着实让人惊叹。
更让人吃惊的是,张顺风的血型是AB型RH阴性血,也就是人们俗称的“熊猫血”。
2009年夏天,“当时电视上说血站告急,我就想着自己去献点。”中午休息时,他来到了当时文峰广场外的献血车上,做完检查后,医生告诉张顺风,他的血型很特殊,是极为罕见的熊猫血,医学名为AB型RH阴性血,是四种常规血型之外的稀有血型。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拥有熊猫血的人占比仅为千分之三。
知悉这个信息,张顺风也没多想,“心想不管什么血型,反正都是献血。”于是,张顺风献了300毫升全血。
可他没想到的是,以后漫长的日子里,因为这个稀有血型,将会衍生出许多动人故事。
三度献血 三次救人
2015年3月30日上午10时许,正在公司接受安全培训的张顺风接到了海门人民医院医生打来的电话,对方称有名危重病人急需AB型RH阴性血。他向公司领导请了假,6分钟内赶到了医院,卷起袖管,献血400毫升。
受赠者黄大康是一名抗战老兵,老人的女儿汪鹂兵得知有人为父亲献血时,马上赶到了献血点。当时汪鹂兵非常感动,递给张顺风一沓百元大钞作为营养费,可他婉拒了。张顺风说:“这是在救命,不能收钱!”汪鹂兵激动地说:“一位普通人,一次最多献血400毫升,他不讲条件地献了400毫升,怎么能不感动?”
当时张顺风并不知道为谁献血,只知道是名危重病人,正是他的挺身而出,挽救了老人生命。当年,人民网江苏频道以《老兵急需“熊猫血” 海门公交司机6分钟赶到医院》为题对张顺风的凡人善举进行了报道,当时张顺风的献血记录显示,他累计献血已达3000毫升。2016年,张顺风荣获“海门好人”称号。
“去年8月,在群里得知苏州有一名白血病患者生命垂危,急需熊猫血。”得知消息后,张顺风没有过多考虑疫情风险,跟公司请了假,跟家人打了声招呼,独自驾车前往苏州血站,为急需救助的患者捐献了血小板。
“我知道当时外出有风险,但知悉白血病患者生死一线间,急得夜不能寐,只要能救人,冒些风险还是值得的!”幸运的是,正因为有了张顺风这种爱心人士的相助,这名白血病患者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赴苏州捐献血小板四个月后,考验再次来临,海门本地一名AB型RH阴性血患者化疗后,急需血小板维系生命。张顺风再一次站了出来。“献出自己的血,挽救他人的命!”他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
最大的心愿 就是成为党员
“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张顺风动情地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看了7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激动人心的庆祝大会后,张顺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去年新冠疫情暴发后,身处抗疫一线的他耳闻目睹,身边的共产党员不顾个人安危,与病毒斗争的感人事例,让他深受触动,决心向党组织靠拢,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如今,他已成为南通血站的志愿者、南通市红十字会志愿者。“每次看到志愿者们佩戴着党员徽章,心里很羡慕。”说到这儿,张顺风眼里充满了渴望。近日,他向单位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相信不久的将来,他的胸前也能挂上熠熠生辉的党员徽章。
通讯员 吴佳欢 汤盈盈 朱清渊
校对 李海慧
来源: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