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中医院与福州开元寺
文、本性禅师
福州开元寺为国内外著名药师佛信仰中心道场。唐代,印度高僧般若怛罗三藏大师驻锡开元,传扬密教与药师文化。及明朝,开元高僧雪溪上人将药师文化与中医文化融合,推进开元佛医中国化。据传,开元寺从明代传承下来的《福州芝山开元寺药师佛灵签》即为雪溪上人创作。之后,宝松和尚、提润和尚等,代代相传,治病救人。
福州市中医院前身为福建佛教医院,由福州开元寺住持宝松和尚创办。1947年5月12日,福建佛教医院筹备会议召开。同年7月5日,设施简易、规模较小的医院正式开幕,并成立福建佛教医院董事会,公推海军名将萨镇冰为董事长兼名誉院长。
为筹集善款,建设医院新大楼,改善设施,萨镇冰以医院名义向南洋佛教界与侨界发函,宝松和尚亲往,得到南洋僧俗的大力支持。1948年10月下旬,兴建于福州开元寺药师殿原址的福建佛教医院新大楼举行落成典礼,院名匾额下题有“南岛侨胞建”。1949年1月25日,设施先进、规模颇大的医院再次举行开幕典礼,轰动业界,百姓奔走相告。此时的福建佛教医院为当时国内佛教界主办的最大型佛教医院,占地面积5066.06平方米,建筑面积1554平方米。医院医师医术顶尖,为时人称道。医师如:美国圣约翰大学医学博士赵伟仁、丁兆星,日本千叶医科大学医学学士曾秉照、王景琪,上海同德医院原医师章杏仙,长汀中心医院原院长刘彦琛等。
不久,医院第二栋新大楼又建设落成,且于台江下杭路办起分院。据资料,医院成立第一年,就治疗41073人,其中18047人免费,占总数的45%。当时报纸刊文说:“近在福州创办佛教医院,诊疗给药,一概免费,大举受惠,口碑载道,菩萨令誉,传遍榕城。
解放后,福建佛教医院董事会改为福建佛教医院委员会,萨镇冰为委员长。1952年1月,被国有化,并改名“福州市大众医院”。1956年7月,又改名福州市人民医院,即福州市中医院。